【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海舒 郝楠楠 文图】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居全国第2位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4个百分点……9月9日股票配资10倍,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,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河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关情况及取得的重大成就。
省委农办主任,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、厅长孙巍峰介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,河南认真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奋力建设农业强省,推动“十四五”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,实现了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,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夺取全年粮食稳产丰收有底气
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张王牌。
孙巍峰介绍,河南始终坚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,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,向科技要粮、向管护要粮、向防控要粮、向市场要粮,重点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,推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“五良”集成融合,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。
今年以来,在省委、省政府坚强领导下,河南千方百计抗旱保粮,实现夏粮总产750.01亿斤。“当前秋粮长势总体稳定,夺取全年粮食稳产丰收,我们是有条件、有底气、有信心的。”孙巍峰说,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河南的重大责任,河南充分发挥特色优势,实现油料、食用菌产量和生猪存栏量、外调量全国第一,蔬菜产量全国第二,肉蛋奶总产量占到全国1/12,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。
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位
实施乡村富民产业和设施种植业发展行动,加力建设粮食、畜牧渔业、乡村农文旅等6大产业集群,培育小麦、生猪、食用菌等18条产业链,河南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的路子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河南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和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,打造运营“豫农优品”区域公用品牌,加快建设万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和冷链食品、先进农机装备两个千亿级产业联盟,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103家,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9家、居全国第2位,打造国家级农业品牌45个、省级知名农业品牌1479个,河南已从“中原粮仓”变成名副其实的“国人厨房”和“世人餐桌”。
“除了大家在超市经常买的水饺、汤圆、方便面、火腿肠等传统产品外,近年来,酸辣粉、茶饮品、魔芋辣条等新兴产品也频繁出圈,深受年轻人欢迎。”孙巍峰说。
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
科技为农业注入新活力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河南重构重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,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、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、周口国家农高区等14个“国字号”农业科创平台,构建“人工智能+农业种业”大模型,推动形成“研究——开发——转化——产业化”农业创新生态圈,“中原农谷”成为全省“三足鼎立”的科技创新大格局的重要一极。
孙巍峰介绍,河南加快推进种业振兴,培育国家种业阵型企业11家,建成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15个,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%,小麦、花生、生猪等供种能力居全国首位。加快先进农机装备研发应用,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%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4个百分点,“播种用北斗、打药用无人机、灌溉用手机”成为农业生产“新常态”。
另外,孙巍峰还介绍了河南在农业农村改革、和美乡村建设、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的成绩。
责编:史健 | 审校:李金雨 | 审核:李震 | 监审:古筝股票配资10倍
鼎合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