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8年1月23日在线炒股配资网,美国海军“普韦布洛”号在朝鲜东海岸元山港外的公海上遭到朝鲜海军扣押,船员83人被俘,至今该船仍未归还。这一事件被认为是美国海军史上的一大耻辱,它不仅暴露了美国情报行动的严重缺陷,也揭示了冷战时期大国博弈的复杂性与危险性。
冷战下的情报战
冷战时期,美苏之间的对抗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:从军备竞赛、太空探索到情报收集,两国均全力以赴。为了监控苏联及其盟友的动向,美国海军推出了“通用环境研究舰”计划,将一些老旧的船只改造为电子侦察船,专门在敏感的海域进行情报搜集。“普韦布洛”号便是其中之一。
展开剩余87%这艘船最初是一艘二战时期的小型货船,编号FS-344,1944年下水并服役于美国陆军运输部队。战后,它被闲置了几年,直到1966年才被海军选中,经过大规模改装后,1967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。改装后的“普韦布洛”号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设备,包括无线电接收器、信号分析仪和密码破译工具,任务是监听朝鲜以及苏联的海军通信。
“普韦布洛”号的尺寸并不大,长约54米,排水量895吨,最高航速12.7节,这种船只的性能相对较差,远非所谓的“高科技”军舰。更重要的是,它几乎没有任何自卫能力,船上仅配备了几挺轻机枪,甚至连自毁装置都没有配备。防护措施可谓是形同虚设。
1968年初,朝鲜半岛的局势愈加紧张。就在“普韦布洛”号出发执行任务之前的两天,1月21日,朝鲜特种部队袭击了韩国青瓦台,试图暗杀总统朴正熙,尽管行动失败,但事件的后果让整个地区局势愈发紧张。美国情报部门早已掌握朝鲜对外部侦察活动异常敏感的情报,但“普韦布洛”号的任务计划并未因此作出调整。该船孤身一人驶向朝鲜东海岸,既没有护航舰艇,也没有充分的通信保障,这几乎是一次冒险的行动。
任务准备:漏洞百出的开端
“普韦布洛”号的任务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问题。1968年1月5日,它从日本横须贺港出发,前往佐世保港进行最后的准备。船长劳埃德·布赫尔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军官,但面对这艘老旧的船只,他也感到不安。太平洋的冬季风浪极大,船体老化,航行中常常倾斜得让人不安,甲板上的天线甚至结了冰,随时可能掉落。到达佐世保港后,检查发现部分设备已经损坏,维修工作耗费了好几天。
更糟糕的是,船上的保密工作出了差错。在佐世保港休整期间,几名船员跑到酒吧喝酒,期间有一名日本女子无意间透露了任务目的地是“朝鲜”。尽管这一信息并未直接影响任务,但这种疏忽反映了船员纪律的松散。1月11日,经过修复的“普韦布洛”号重新启航,穿过对马海峡,进入日本海,正式开始了侦察任务。
航行过程中,恶劣的天气依旧让船员们苦不堪言。为了保持甲板上的天线畅通,船员们轮流上甲板敲冰,手指都冻得发麻。为了提振士气,布赫尔破例允许忙碌的船员们喝些白兰地取暖。1月22日,天气稍微放晴,船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,可布赫尔却组织了一次机枪射击训练。
射击训练的目标是一个漂浮的油桶,距离不足20米,但由于寒冷的天气,船员们的手指都冻僵了,结果子弹全都打偏,训练毫无效果。事实上,这次演练暴露了船员的训练不足,也为后来可能发生的危机埋下了伏笔。
从被盯上到被俘获
“普韦布洛”号的任务是悄无声息地收集情报,因此它应尽量避免被注意到。1月22日黄昏,船只接近元山港时,瞭望员发现一艘苏联SO-1型猎潜艇高速驶过,距离船只约1450米。布赫尔判断对方没有察觉,决定继续航行。
然而,第二天中午,局势发生了变化。两艘朝鲜拖网渔船出现在450米外,慢慢接近至20米,显然是在观察这艘船。船员用相机拍下了这一幕,布赫尔随后通过无线电向横须贺基地报告,但由于信号受天气影响,基地直到14小时后才收到消息。
1月23日中午12点10分,朝鲜方面的麻烦终于降临。一艘改装的SO-1型猎潜艇出现在6.9海里外,并迅速接近至4.3海里。这艘猎潜艇装备了37毫米机炮,速度达28节,远远超过了“普韦布洛”号的速度。布赫尔命令升起美国国旗并挂上避让信号旗,然而对方完全不予理会。
13点06分,三艘123B型鱼雷艇和两架米格-21战斗机加入包围圈,形成了对“普韦布洛”号的合围。朝鲜猎潜艇发出警告:“停船,否则开火。”布赫尔命令船只以12节的速度向外海撤退,同时发出了“Mayday”求救信号,并通过灯语和旗语重复声明:“我在国际水域。”
然而,朝鲜海军并没有给予任何退让的空间。猎潜艇在450米外开火,炮弹击中船只的桅杆和飞桥,火花四溅,布赫尔也因此受伤。随后,鱼雷艇用12.7毫米机枪进行扫射,甲板上火花四溅。船员急忙销毁文件,五台碎纸机全开,焚化炉冒出浓烟,但由于机密资料过多,根本没有烧完。杜安·霍奇斯在倾倒文件时被炮弹击中,当场死亡,成为事件中的唯一牺牲者。
眼看逃脱无望,布赫尔只能下令停船。朝鲜海军登船,并用步枪将82名船员押到前甲板。接着,船只被拖往元山港。大量未销毁的文件和设备落入朝鲜手中,美国的情报工作遭遇了彻底的失败。
外交僵局与妥协
“普韦布洛”号被俘后,美国政府一度陷入混乱。军方最初甚至不清楚船员们是否还活着,甚至怀疑他们已被转交给苏联。1月28日,SR-71侦察机确认了船只停泊在元山港,但船员的下落依然不明。美国政府通过联合国和苏联向朝鲜施压,要求释放船员和船只,然而朝鲜的态度异常强硬,拒绝任何第三方介入,坚持要与美国进行直接谈判。
1月24日,板门店谈判正式开始。美国海军少将约翰·维克多·史密斯提出要求归还船只并进行赔偿,而朝鲜代表朴钟国则要求美国签署“3A”声明:承认入侵、道歉并保证不再犯。谈判拖了整整11个月,双方始终僵持不下。
美国虽然也曾考虑动用武力。美国“企业”号航母战斗群携五艘航母、三艘巡洋舰和十八艘驱逐舰前往日本海,试图用武力威慑朝鲜。然而,正值越南战争紧张,林登·约翰逊总统并不愿意同时应对两线战争,最终否决了军事方案。
被俘的82名船员在朝鲜遭受了极大的
发布于:天津市鼎合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