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在前面:在线炒股配资网
盛夏八月,贵州避暑旅游季持续火热。黔东南州镇远县里,高过河漂流激起的浪花与游客的欢笑声交织,成为今夏“火爆”出圈的清凉体验;夜幕降临后,古城灯火阑珊,㵲阳河畔的茶馆飘出缕缕茶香,身着民族服饰的旅拍游客与古建筑相映成趣。这座千年古城,正以“白昼漂流、夜赏光影”的独特魅力,吸引着八方来客。
旅游热潮不仅点亮了夜色,更激活了整座城的生命力,每个人都在见证:一河碧水、满城灯火,将“凉资源”转化成了“热经济”。
太阳落山,晚霞倒映在㵲阳河上,古城里的游客都在寻找一家心仪的餐馆,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吃上一顿美食。
“老板,我们要一份酸汤鱼!”“我们要个小锅的干锅牛肉。”“点个凉拌折耳根!”
不一会儿,位于㵲阳河边,距离青龙洞景区十分钟的大树下餐馆门口的餐桌就坐满了顾客,老板刘亮拿着菜单给顾客介绍着店里的招牌菜。
正在向顾客介绍菜品的老板刘亮(左一)
“因为店门口有棵梧桐树,所以店名就叫‘大树下’,位置比较好,去哪里都不远。”刘亮说,现在旺季,每天生意都不错,里外十多桌都能坐满、翻台,“每天卖得最好的就是酸汤鱼,旺季每天差不多能卖十几条鱼。”
今年4月,经过了几个月的筹备,刘亮的餐馆正式对外营业,营业一个月后就迎来了第一个小长假“五一”,“那时候没有经验,很多地方都有不足,好在顾客们都很好。”
“五一”期间,“大树下”生意最好的一天,营收将近三万元,这对第一次做餐饮行业的刘亮来说,是一剂强心剂。
已坐满食客的店外。
“有一桌客人,我印象特别深刻,16个年轻人,我们用三张桌子给他们拼起来,‘五一’来了一次,暑假又来了。”刘亮说,看见游客再来,是最有成就感的事。
店门口的九张临河摆放的桌子是店里最抢手的位置,游客尤为喜欢,刘亮回忆着说,以前河两岸没有这样规整,后来河道整治、规范沿河建筑以后,河景变得更漂亮了,他打趣着“沿河店铺都‘升值’了。”
傍晚的镇远古城。
近年来,镇远县以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为目标,聚焦“资源、客源、服务”三要素,将“水文章”作为其文旅发展的核心脉络,强化科技赋能与水文化创意输出,将自然之水转化为文化之水、经济之水、生态之水。丰富、提升古城水上游、古城夜景灯光演绎等与“水”密切联系的项目和业态,不断提质旅游服务,真正实现古城“因水而兴,向水而强”。
2024年,镇远县接待游客910.46万人次,餐饮业营业额50973.3万元,同比增长9.1%。
夜晚的镇远古城。
起初开店的不安与忐忑,被一个个好评与坐满人的餐桌换成了满满的信心。
为了迎接暑期旅游高峰,刘亮特地请了两个兼职服务员,也认真复盘了“五一”期间各方面不足之处,“这次就从容多了,不论是川渝的游客,还是广东的游客,我们做的菜都能对他们的胃口。”
刘亮餐馆出品的干锅。
经历了暑假的忙碌,刘亮对未来也有了更多向往,“以后赚钱了,要把店再装修好点,再做点饮品一起卖。”最后一桌客人离去,刘亮忙着收拾、打扫卫生,计划着第二天要采购的食材。
镇远古城里,一个个“大树下”正成为古城文旅的鲜活故事,酸汤鱼的烟火气与流淌的清波相映成趣,游客的笑语沉淀为商户的底气。
镇远旅游发展,就在这一张张餐桌、一次次回头客的招手之间。朝阳升起时,或许又有了新故事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廖文祥
编辑 何涛
二审 杨韬
三审 覃淋在线炒股配资网
鼎合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